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cxdr.cn/file/upload/202507/29/144529591.jpg" />
高中学生正在办理港澳通行证。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cxdr.cn/file/upload/202507/29/144530861.jpg" />
文安交警走进辖区驾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本报记者 李新苓 文/图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带孩子办理出入境业务,打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高考毕业生选择到驾校报名学习驾驶技术,多家驾校迎来了“学车热潮”;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准备“改头换面”迎接大学生活。“考驾照、去旅行、做医美”成了青少年暑期生活“三件套”。
暑期“学车热”“出游热”“医美热”等热潮相互交织,相关消费市场呈现出火热景象,推动夏日经济持续释放新活力。我市相关部门提前谋划,推出惠民措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出境游热 公安全力应对办证高峰
7月17日,廊坊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门口,刚刚帮女儿取到港澳通行证的市民杨女士高兴地说:“现在出入境办证效率太高了!可以带女儿去香港了!”几天前杨女士临时决定带13岁女儿一起去香港旅游,但距离既定出发时间仅有一周,女儿户口在外省,还是首次办理港澳通行证,担心办证周期长,紧急前来咨询能否快速取证。工作人员确认情况后,立即启动加急程序,在省公安厅总队支持下,大大缩短了办证时限,4天就拿到了证件。
据介绍,6月以来,我市出境游、留学游需求持续攀升,全市共受理出入境证件3.66万证次,同比增长5.8%,7月初达峰值,为近三年夏季最大办证高峰。
“我来办理港澳通行证,想暑假去放松心情,以充沛精力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从自助拍照、填表到受理,都有人指导,太有效率了。”暑假后即将上高三的学生赵文铎说。
全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不断升级应对举措,持续打造“群众最满意”公安出入境窗口服务品牌。
窗口受理高效化。优化作业流程,全员提质增效,细化多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案,着重强化应对高峰措施,严格“不积压、不超时、不错办”要求,确保各环节交接流转顺畅、及时、精准。相关负责人每日现场值班和巡逻,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民警“AB岗+全能替补”,提供延时办、加班办以及周末专场服务,吸引了京津等外省市人员前来办证,外省市人员在我市办证比例一度超过11%。
倾情助办人性化。规范警容风貌、接待用语,提供答疑、指导或辅助办理服务。开启排队叫号系统,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实现智能分流、优先办理;科学精简手续材料,为未成年人量身设计“容缺办”服务;开设专窗“绿色通道”,为紧急出国留学、商务、就医等人员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缩短时限,加急办理共16人,多次受到群众或企业称赞。
网络办理便民化。持续推广12367平台和移民局小程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掌上查询办证详情、办证进度和出入境记录等信息;发布政策动态信息,及时更新导航定位,方便群众选择网点;调整签注网点,升级技术系统,让赴港澳旅游群众就近办理;全面启用智能设备,实现再次签注及自助取证服务自助办理。
专线咨询全时化。开辟12367服务工作室,“7×24”小时在线,热情回答咨询,耐心事前指导,提供预约、错峰、路线选择、“线上预审”等服务,实现“一次办”,群众满意度调查保持100%。
扎堆学车 交警部门全力保障
随着高考结束和暑假来临,我市多家驾校迎来了“驾考热潮”。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驾校了解到,暑期报名学车的人数大幅增加,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成为学车主力军。
“上车系好安全带”“方向盘向左打满”……7月18日,记者在东岳驾校训练场上看到,教练随车指导,学员们认真练习坡道起步、S路、倒车入库、侧方停车……
东岳驾校校长王国萍表示,在高考后的一段时间内,驾校高中毕业生报名最多的一天有六七十人。6月10日以来,共有1551名毕业生报考C1、C2学车。
为应对暑期驾考热,东岳驾校推出“绿色通道”,增设周末班和早晨训练时间,特设“同学班”,及时推进培训计划。“驾校还推出‘假期分段学车’服务,学员可签订弹性学车协议,根据学业安排分寒暑假完成培训。针对近期持续高温,训练场增设遮阳棚、配备防暑药品,多举措保障学员学车安全。”王国萍说。
在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科目一考场外已有不少人排队等候开考。刚满18周岁的应届毕业生王岩坦言:“高考之后的时间宝贵,趁着假期把驾驶证拿到手,心里才安稳,以后上大学、出行都更方便。”
像王岩这样怀揣着“技能解锁”目标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自6月开始,本市车辆管理所科目一、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试量有所增长,其中18~20岁考生的占比显著上升。”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民警表示,针对暑期驾考高峰,车管部门采取提高考试计划投放比例、开设周末专场等举措,全力满足考生需求。
7月以来,车辆管理所积极拓展便民服务渠道,优化特殊群体服务。针对适龄高考考生集中报考驾驶证资格考试,预约考试困难等问题,全体考试员放弃周六休假,组织考试。科目一考试计划由每天400人调整至每天800人,每天延时加班组织考试,确保每一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每周六加开科目二6场次、科目三12场次考试。预计每周可组织科目一考试约4500人,科目二考试约6000人,科目三考试约5000人。
理性医美 风险须认清
“孩子脸上痘痘太多了,有没有什么项目能治好”“想割双眼皮,不要太假,要自然点儿”……不少高中毕业生趁暑假做医美项目。
面对纷繁多样的医美项目,家长和准大学生们往往对背后的风险认识不足。廊坊市中医医院医疗美容科主治医师赵爱丽提醒,医疗美容有风险,建议家长和准大学生们理性选择。
记者在廊坊市中医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看到,不少学生群体在家长陪同下问诊。除了去痣、祛痘等常规问题外,手术治疗腋臭,双眼皮手术,打“瘦脸针”、玻尿酸也是高中毕业生追捧的热门项目。
“有的孩子很有主见,自己很明确要做什么医美项目。”赵爱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准大学生们对美丽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在看到“光鲜亮丽”的成果前,也要认清医美风险。
赵爱丽表示,一些整形美容项目并不适合高中毕业生,双眼皮手术、“瘦脸针”,效果也因人而异。以双眼皮手术为例,需要现场面诊评估。除非是有较明显外貌缺陷、不得不通过医美整形方式改善的,对未成年人一般会进行劝退。“出于对手术安全及身体伤害程度的考虑,割开式双眼皮、隆鼻等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做。”赵爱丽说。
对于大多数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而言,青春之美无需太多“修整”,也不宜过早“修整”。
暑期里出现的高中毕业生“医美热”,与铺天盖地的整形美容广告、社交媒体上的案例分享“种草”有关。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实性难以保证,一些医美机构夸大宣传效果,甚至喊出“变美要趁早”口号,引导未成年人盲目跟风。
“未成年人的生理状态还没有发育成熟,审美观也在形成的阶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容易受到外界宣传的影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美容效果。”赵爱丽说,家长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避免“外貌焦虑”。
无论是家长,还是青少年,都应充分了解医疗美容项目的风险和实际效果,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选择正规的产品和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