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东宝区仙居乡三泉村的薄雾中,一座4000平方米的巨型温控大棚已然灯火通明。联丰农业总经理胡志银轻点智能面板,棚内温湿度参数瞬间被精准调节。“以前种菇靠天,现在靠‘数’当家!”看着菌棒上饱满舒展的朵朵香菇,他黝黑的脸上满是自信。
“不等不靠”蹚新路 科技武装小菌棒
这份自信,源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当年,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胡志银毕业后南下广东、东到温州务工。然而,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他,积极响应青年回乡创业的号召,毅然返回家乡,投身于香菇种植事业。
食用菌灭菌柜
从零开始,胡志银边学习、边种植、边钻研。他深知传统小农模式的局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探索出一套涵盖“制、装、蒸、养、种、采、售、帮”八个环节的“产供销帮”一体化模式。这套模式的核心,就是推动香菇种植走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2020年返乡创业的胡志银,面对传统香菇种植的困境,没有坐等扶持。“产业发展不能‘等靠要’,得自己闯!”他认为科技是破局关键。这股“爱琢磨”的韧劲,让他成为学习型种植户:频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穿梭于全国大大小小的香菇博览会,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
控温大棚可实时监控棚内各项数据
取回“真经”后,他力排众议,克服困难,2024年斥资建成了这座智能温控大棚,为香菇打造了“科技空调房”。这背后是他带领团队反复论证、精打细算的成果。通过精准环境调控、优化培养料配方,特别是创新采用“斜靠式栽培法”,有效解决了夏季烂棒和菇体带沙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了香菇优质高产、四季不断档。不懈的努力也收获了认可,胡志银先后获得了农技师、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
技术攻关是他的执着。他主动对接荆楚理工学院,联合研发珍稀食用菌;带领团队短短两年就拿下15项实用新型专利。近三年,企业研发投入近300万元,每一分钱都印证着他“不等不靠”、用科技重塑产业的决心。
“热心肠”聚合力 小香菇释放“大能量”
在乡亲们眼里,胡志银是“胡总”,更是热心肠的“当家人”。“胡总没架子,技术难题找他,保准耐心解答。”技术员小张说。胡志银深知共富才是真富,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含脱贫户)”模式,把零散力量拧成一股绳。
他亲自担任科技特派员,常年在田间地头穿梭。“老廖,菌棒斜放45度,菇形好、不沾沙!”在脱贫户老廖的菇棚里,他边示范边讲解,毫无保留。他还定期组织免费技术培训,把新方法送到农户手中。“跟着胡总干,技术有指导,销路有保障,去年我家种菇收入涨了三成!”老廖的喜悦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
在科技加持下,联丰农业香菇种植规模突破100万袋,旗下合作社获评全国示范社,家庭农场跻身省级示范。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成为荆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朵朵科技香菇,正释放出强劲的联农带农“裂变效应”。
全链升级 叩开振兴大门
面对精深加工短板,胡志银再次主动出击。去年,1000平方米现代化加工厂房建成,自动化菌包生产线投产,补齐了从“田头鲜菇”到“餐桌商品”的关键一环。“我们要让香菇‘身价倍增’,打响‘仙居菇’品牌!”胡志银站在新厂房前信心满满。完善的冷藏配送体系,让仙居香菇香飘更远。
如今,联丰基地“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棚成群”的现代化图景已然铺展。胡志银的手机不时响起订货信息。他望向远方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菇棚——那里,科技正与泥土芬芳交融,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