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中安时评:因“感动”而行动 收到更多感动

   2025-08-24 kongyu500
核心提示:  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播出。栾恩杰、范振喜、郑钦文、曲亚波、吕明

  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播出。栾恩杰、范振喜、郑钦文、曲亚波、吕明玉、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沈华忠、李东、庞众望、李登月等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而刘老庄连获得“特别致敬”荣誉。

  “感动中国”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每一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对于亿万民众而言,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因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拼搏精神,都为我们树立起一方又一方的标杆,既昭示了奉献与拼搏对于实现梦想的重要作用,更是激励我们在这一方方标杆的指引之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拓展人生的宽度,增加人生的厚度,成就自己的高度。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必然少不了栾恩杰等“民族脊梁”的国士,也不乏范振喜这些“想为乡亲干点事”的基层干部,更有着曲亚波、吕明玉、沈华忠这些和你我等芸芸众生毫无二致的普通人物。他们能够成为“感动中国”中的一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我们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总会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亮丽的,乃至辉煌的一笔。

  当然,这也并非苛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像“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那样熠熠生辉,而是强调,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身上汲取精神钙质,为成就梦想托底。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无一不焕发出顽强的光芒。古训所言,“人生不如意常十八九”,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要想收获“如意”的人生,我们必须克服诸多艰难困苦。而克服每一份艰难困苦,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刻,唯有以顽强的意志作为支撑,我们才能无畏风霜雨雪,勇往直前。正如曲亚波。她所面对的困境,如果只看表述,也只是寥寥数十字,而这寥寥数十字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而正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她用一双并不宽厚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千钧重担。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更是诠释了持之以恒的内涵。栾恩杰曾说,航天是个风险性极大的事业,去试验场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时候。成功了高兴得落泪,失败了痛苦得落泪。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和中国航天人都没有停止脚步。成功了,那就再接再厉;失败了,那就从头再来。擦干眼泪,继续前行,是栾恩杰和所有中国航天人共同的“日常”。有了这样的永不放弃,有了这样的持之以恒,中国的航天事业,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宏大理想如此,人生“小目标”也是这样。一蹴而就确实存在,但“念念为忘,必有回响;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才是标配。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意义,既在于彰显,更在于激励。有人说,这是《感动中国》第一次在夏天和大家见面,夏天有一股憋着劲儿往上长的精神,而感动就是一种生命的动力,是我们生活的能量。事实上,只要我们将“感动”转化为“行动”,那么,无论我们的人生处于什么样的季节,都能像盛夏一般充满激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