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迅速推行了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尤其在2025年4月出台了全球性关税举措。这次政策一出,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准税率,而针对某些特定国家的关税比例更高,像对中国的关税直接加到了145%。此举引发了全球贸易圈的震荡,不仅美国企业叫苦不迭,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也随之上涨。特朗普的初衷是通过加税迫使其他国家做出让步,签订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议,同时也想通过此举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但局势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特别是在他准备对中国示好时,却连续遭遇了两次打击。最终,美财长贝森特不得不出面发声,强调中国掌握着美国急需的资源,必须尽快展开谈判。
特朗普的这波贸易策略其实并不新鲜。他早在2018年就曾采取过类似措施,对钢铝等商品加税,直接引发了中美贸易战。2025年他再度重启这一策略,规模远超往年。今年4月,他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全球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关税”,意思是他会按各国对美国的关税力度进行反制,甚至有可能加倍。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立刻作出强烈反应,股市波动,供应链遭遇混乱。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不得不暂停了90天的加税计划,为各国提供了谈判的时间。本来计划的截止日期是7月9日,但他又将其推迟到了8月1日。此举显然是特朗普的一种示好,他试图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压力。然而,没过多久,欧盟对此做出了回应,并且加快了多元化的布局。
7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联合宣布达成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的政治框架,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近年来,欧盟经济越来越依赖美国,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天然气大量出口到欧洲,使得欧盟对美国的依赖愈加加深。然而,欧盟却选择此时与印尼签订协议,实际上是在表达他们不希望被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所主导。印尼作为东南亚重要大国,资源丰富,协议的内容包括农产品、能源、数字服务等领域,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壁垒。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意味,欧盟希望在多极化的全球秩序中找到自身的平衡点,避免过度依赖美国。
这一合作协议无疑给特朗普带来了麻烦。欧盟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达到万亿级别。如果欧盟能够成功实现多元化,未来美国对欧盟的出口份额可能会大幅缩水,尤其是在汽车、飞机等高价值产品领域。特朗普曾大言不惭地表示,通过关税可以逼出好的贸易协议,但显然他的策略并未奏效。相反,欧盟反而借机寻求与印尼等国的合作,开始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作出回应。特朗普在看到这种变化后,急忙回应,表示会与印尼达成协议,将关税设定为19%,但这已是他不得不采取的后招,欧盟与印尼的合作框架已经开始建立,技术谈判也在推进,预计9月就能敲定协议细节。
7月14日,特朗普的贸易战迎来了第二个打击——印度外长贾伊尚卡尔访问中国,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的外交访问。这是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高层首次访华,意味著中印关系正趋向缓和。印度在过去几年受到了美国关税的重创,尤其是美国对印度电子产品和制药业加税,给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而特朗普曾试图拉拢印度一同对抗中国,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印度反而选择与中国加强沟通与合作。贾伊尚卡尔此行不仅谈到了贸易合作,也就边境稳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印度的这一举动显然让特朗普感到不安,因为印度一直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一旦印度与中国靠近,特朗普的“围堵中国”战略便会陷入困境。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在7月13日提前访问了北京,和中国外长王毅、王沪宁等人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谈。尽管具体内容尚未披露,但可以确定的是,俄罗斯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协调工作显然有所推进。这一系列外交动作表明,中印两国、以及中俄之间的关系正日益密切,特朗普曾希望通过关税孤立中国,但各国的反应却是愈发团结。
随着中印关系逐渐回暖,特朗普的贸易战局势愈加复杂。特朗普曾一度想通过降低欧盟的关税来缓解压力,但欧盟却选择与印尼合作,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的困境。同时,印度与中国的关系缓和,也让特朗普原本打算联合印度反制中国的计划落空。这些变化不仅让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陷入困境,也让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场贸易战很可能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并导致供应链重塑成本激增,短期内美国企业也可能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国,但最终消费者仍需为此买单。
面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挑战,美财长贝森特在7月15日的采访中呼吁各方冷静,强调中国掌握着美国急需的稀土资源,未来几个月内必须继续谈判。他表示,中美的90天关税暂停期可以延长,且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稀土供应,这对美国的国防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贝森特的言论显然是在安抚市场,避免投资者因不确定性过大而做出过激反应。此外,他还提到6月底中美签署了有关稀土出口与关税减让的框架协议,并透露美方与中国就此问题正在进一步谈判。尽管如此,股市虽然在贝森特的发言后短暂回升,但市场的信心依旧脆弱,尤其是在特朗普曾多次威胁对半导体、制药等关键产业加税的背景下。
欧盟也对美国的政策表示反对,准备实施反制措施,并已经列出了一份针对美国飞机、威士忌等商品的反制清单,价值达到210亿欧元。印度在考虑进一步深化与欧盟的谈判,而俄罗斯则在加强与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合作。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中国的出口仍然强劲,港口忙碌不已。
总结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战已经到了一个复杂的阶段。他在某些方面确实通过关税政策逼迫出了一些协议,如与印尼的19%关税协议等,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盟友的不合作、经济成本的高企、全球供应链的分散等。历史证明,关税战往往难有赢家,而如今的全球经济更加紧密,特朗普单打独斗的战略面临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这场博弈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企业在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同时,短期内难以脱钩,特朗普此时不得不调整策略,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