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动物研究的兴趣和对促进人类健康的期望激励了我。”
“早在2016年,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两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了人胚胎体外培养时间超过14天的可能性,他们当时使用的是2D培养系统。由于人类胚胎在体内生长时都是在3D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实验室率先开发了新的3D培养模型,最终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猴嵌合胚胎(发表于Cell期刊)。”季维智院士将科研生涯中最精彩的发现时刻娓娓道来。
2014年2月至今,季维智院士团队单独和合作,已在Cell、Science、Nature、Cell Stem Cell、PNA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他的实验室于2014年通过CRISPR-Cas9技术培育出了首例基因修饰的恒河猴和食蟹猴,2015年首次证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生成嵌合猴的可行性,2019年成功延长了猴的体外培养时间,2020年则成功延长了人类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间。2021年借助体外胚胎培养系统培育出了首批人猴嵌合体。2023年开发了一种嵌入式三维培养系统,能够使食蟹猴受精后胚胎在体外培养长达25天。2024年在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猴模型中揭示了严重的细胞缺陷是DMD早期肌肉组织病变和再生异常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