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独家:中国赴黎“拆弹部队”另类“之最”[2013-01-22](二)

   日期:2025-09-22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cxdr.cn/mobile/news/2575.html
核心提示:2013年1月18日,黎巴嫩苏尔市孤儿学校的师生在中国营营地向中国维和官兵学写毛笔字。新华社发(李强摄)“哪里!和别人比差远了

2013年1月18日,黎巴嫩苏尔市孤儿学校的师生在中国营营地向中国维和官兵学写毛笔字。新华社发(李强摄)

“哪里!和别人比差远了!我们连长2006年排过一吨多的大航弹,我们班长黎以冲突后一个人就排了两百多枚子母弹。我还得加把劲!”

最自豪--为各国军队建营房相比扫雷,建筑连、维护连官兵每天的工作谈不上惊险刺激,但承担“蓝线”栽桩及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联黎部队)30多个国家营区施工、维护任务的他们,在1万余人的联黎部队中任务却最繁重。

“前些天和家里人说,我到过11个国家军营,有些国家他们连名字都没听过。”军士长张守林会操作五种工程机械,已是第四次参加维和,他笑道:“给这么多国家盖过营房,咱也算世界级了,能不自豪吗?”

1月8日,记者随张班长又走进一个新营区--西班牙营,为他们修建一个观察哨。

与漂亮整洁的营区不相称,张班长工作的地段尽是黄沙。“轰隆隆……”挖掘机开始轰鸣,一把大铲四处飞舞,弄得正在拍照的记者灰头土脸。

最绿色--外军来“借”中国蔬菜一筐茼蒿菜,带着地里的泥巴,成为中国营赠送意大利营的礼物。“联黎部队平时只供应冷冻蔬菜,要吃新鲜蔬菜很难。只有中国营自力更生,在这里还能吃到中国蔬菜!”

副营长李春年介绍说,邻近的几个外军单位,隔三岔五就会来这里取一些蔬菜,仿佛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

说起种菜,不得不提中国维和营与众不同的菜地。

与国内整齐划一的军营菜地不同,这里的菜地,星星点点,错落有致,最小的一块只有脸盆大,却是官兵从“乱石岗”中一点点抠出来的。菜地栽植着家乡的特色蔬菜,既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就像这片茼蒿,吃起来清苦,其实别有一番滋味。”李副营长说,2006年,第一批维和官兵到达时,营区几乎遍地都是石头,最常见的植物就是石缝中的骆驼刺。为了清出一块出租车大小的菜地,一个班的战士磨坏了10多双麻线手套,搬走整整5推车石头。这块菜地,至今还是维和营最大的一块。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