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发起#2024全国两会热词调查#,“民生保障”在18个关键词中受关注最高,其中“人口负增长”“提高生育率”等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
“生育成本高企、生育与工作难以平衡、生育能力下降都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认为,影响生育率的因素较多,针对‘能生不想生’‘想生不能生’的矛盾,要多维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他建议,加大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力度,增加男性陪护假和育儿假期,为育龄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支持。同时,加强不孕不育患者的医疗保障,提高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等,营造生育友好的政策环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517%2Fa5031ad9j00sdlzug006vc000u001hc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加大生育补贴和税收优惠
关注家庭与工作关系平衡
“我算了一下账,从怀孕到孩子6个月大,包括产检、分娩及准备各种母婴用品,竟然花了将近11万元!还有幼儿园、兴趣班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家住上海的王女士表示,“真是体验到什么叫做‘吞金兽’。”
2022年《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指出,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48.5万元。城镇家庭约63万;农村家庭约30万;最低收入家庭,养育成本不低于11.6万元。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517%2F01524d42j00sdlzuv001ic000zk00np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新生代青年的生育观念与父辈明显不同,其生育意愿有了更多因素的考量。”李楚源经过调研发现,有近70%的民众将“养得好”放在生育孩子之首,大部分育龄夫妇更多考虑“是否生得起”“能否养得好”,这表明优生优育已经深入人心,同时生育成本的提高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年轻夫妻生育意愿。
李楚源表示,从国际经验看,生育补贴与生育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我国目前只有部分地区实施了育儿补贴政策。因此,他建议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对生产一孩、二孩、三孩的户籍家庭适当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
“除了补贴外,还可以用抵税的方式。”李楚源表示,“在子女教育费用个人所得税抵扣方面,目前父母只能选择由其中一方享受这个优惠,而且没有说多个子女就能享受更多税收抵扣,所以还是可以继续完善的,譬如适当增加二孩、三孩的父母的个税抵扣额。”
除了经济层面外,李楚源还关注到,在社会层面, 生育与工作的平衡问题也是导致生育意愿下降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女性能否平衡工作与生育、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关系,极大地影响其生育的意愿。”李楚源表示,“现在男性的陪产假天数过少,且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其实也变相增加了妈妈们的抚育压力。”为此,他建议适当增加男性陪护假和育儿假期,让爸爸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育儿中去,并且要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就业支持。
“生育这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可以考虑探索女性就业成本分担机制。”李楚源建议,可以通过给予企业相应的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政策,合理分担企业招收怀孕生育女性的成本,加大对于就业歧视的处罚力度,逐步探索构建以政府主体、家庭主责、各部门统筹、全社会支持的协同配合的成本负担机制。
提升辅助生殖水平
加强不孕不育患者的医疗保障
除了“不敢生”之外,“不能生”也是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中国人口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育龄夫妇中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至15%。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517%2F1e61a0daj00sdlzvp001dc000u000mj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与之对应,辅助生殖资源却略显不足,且分布不均。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22年8月底经国家卫健委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计536家,但完整拥有一、二代试管婴儿牌照的仅400家左右,平均每省仅有10家,且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或是省会城市。因此,大多数不孕不育家庭,除了承担动辄数万元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费用,还要支出一笔异地就医的差旅成本,从而影响了治疗可及性的提高。
为此,李楚源建议,加强各省市辅助生殖机构的开设,对条件不允许的,可通过医联体、名医工作室、定点帮扶等多种方式,提升区域辅助生殖诊疗能力。
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辅助生殖的医保覆盖,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以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孕育保险制度,譬如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针对“不孕不育”辅助治疗的保险产品,多渠道减轻患者家庭的医疗负担。
发挥中医药优势
提高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
实际上,围绕破解“想生不能生”的问题,去年李楚源就提出了“中西医并重促进辅助生育行业发展”的建议。今年,他再次建议——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建立中西医协作诊疗制度。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多靶点、多维度、整体调节的临床作用特点。”李楚源表示,“在发展辅助生育领域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据了解,白云山中一药业与孙逸仙纪念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等19家权威三甲医院生殖中心联合开展 “滋肾育胎丸辅助生殖研究”项目,证明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方面的效果以及滋肾育胎丸的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在2022年发表于美国妇产科权威学术期刊《产科学与妇科学》。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517%2F53184b3bj00sdlzxa0037c000zk00np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中一药业的滋肾育胎丸智能生产线
“目前在临床中,通过发挥中医药在‘保胎、安胎’领域的特殊优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辅助生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楚源表示。“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制订推广有关不孕不育治疗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加快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落地,在政策上支持把相关的药物列入诊疗方案,鼓励开展中西医并重的辅助生殖治疗方案,同时推动中医医院开展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他建议,还可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综合调理的优势,在科学评估后,可以把滋肾育胎丸、五子衍中丸等助孕中成药列为与叶酸、复合维生素等孕期保健药物同等地位,鼓励备孕夫妇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保健。
李楚源表示,近年来,老龄化叠加少子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广药集团将聚焦辅助生育领域,深挖中医药宝库,加快打造时尚中药,促进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开发更多老百姓需要的好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4%2F0517%2F6e7e2f3fp00sdlzxs003yc000u000ojc.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