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 | 陈宇新:如果 AI 替我们完成购物,那消费还剩下什么?

   2025-08-05 kongyu640
核心提示:引言 关于 AI 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当前的讨论大多聚焦在生产和就业上。但事实上,消费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大大小小的消费

引言 


关于 AI 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当前的讨论大多聚焦在生产和就业上。但事实上,消费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面。大大小小的消费行为和决策不仅是每个人定义自身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连接消费者的重要节点。“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 “You are what you consume”(人如其消费)。那么,当 AI 开始介入我们的日常消费过程,甚至替我们做出购物决策时,消费之于人类的意义和作用将会被彻底改变吗?这对消费企业以及品牌又意味着什么? 


在 “” 期间,上海纽约大学商学部主任、全球杰出商学讲席教授陈宇新,从市场营销专业研究学者的视角出发,分析 AI 对消费者和商业的影响,并进一步展望其对于未来社会的意义。 


陈宇新教授认为,围绕 AI 而做的消费路径优化,不一定最终对人类友好。他强调,当 AI 可以代替人类完成购物流程、做出购物决策时,人类失去的是消费过程中的丰富体验,而正是这些体验构成了我们人生的许多难忘经历。与此同时,以 AI 为中心的消费过程重构,也将改变企业的品牌营销,产生巨大的商业影响,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生命在于 “体验”,而 “体验” 恰是无法由 AI 替代的。从消费这个切入口出发,陈宇新教授将问题指向了人之所以是人的存在意义。


图片


以下是陈教授演讲的中译全文: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分享我的观点。关于 AI 智能体(AI agent),我们已经从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角度听到了很多讨论。作为一名市场营销学者,我今天想从 "消费者" 的视角切入,谈一谈人类与 AI 的关系。



01

AI 自动化对消费者购物的影响


AI 智能体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你们可能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上看到过许多报道,都是关于智能体的如何越来越重要。根据波士顿咨询的报告,今年预计全球将有约 67% 的企业采用 AI 智能体系统。到了 2028 年,AI 智能体预计将承担至少 15% 的日常商业决策,而去年这个比例还是 0%。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几家领先的公司。比如,亚马逊表示,生成式 AI 将 "彻底重塑客户体验"—— 请大家记住这个词,“客户体验(customer experience)”,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核心主题。沃尔玛也正在为未来做准备,他们认为 AI 购物智能体将成为 “下一个顾客(the next customer)”。过去,企业是面向人类消费者营销的;而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将转而面向 AI 智能体营销,因为这些智能体将代表人类做出购物决策、完成支付,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这意味着,企业不再只需让产品对人类具有吸引力,也要让它们能吸引 AI 智能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但我们要问:为 AI 而优化的界面和流程,是否还能对人类保持友好?这场转变究竟对消费者、对企业、对整个社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02

AI 节省的购物“交易成本”


在市场营销的入门课程中,我们经常讲到 “消费者旅程(customer journey)” 这个概念,它包括认知(awareness)、调研(research)、比较(consideration)、购买(purchase)、以及售后支持(post-purchase support)等五个阶段。而 AI 智能体可以代替我们完成除消费(consumption)本身之外的几乎所有步骤。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更广义上讲,这也可以叫 “过程成本(process cost)”。AI 为我们节省了从信息搜索、价格比较、决策制定到监督执行的各类成本。人类所需要做的,只剩下付款 —— 甚至连付款也可以由 AI 完成 —— 然后消费即可。


图片

图片来源:https://www.forbes.com/advisor/business/software/customer-journey-map/


比如,我们以前订一张飞机票,可能会浏览多个网站、对比价格、查看评论,并且会受到自己心情的影响。而如果交给 AI 智能体呢?你只需要告诉它:“我七月份想去上海玩三天,预算 700 美元。” 它就能自动帮你在所有平台上做出最优选择,整个流程将大大简化。


图片


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真的对我们好吗?交易成本真的只是成本吗?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消费者旅程的定义:这是消费者在与某个品牌、产品或服务互动时所经历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认知到购买后的售后支持,每一个触点、每一次互动,企业都是在为给消费者提供顺畅、积极、满意的体验。关键词就在于 “体验(experience)”。 


AI 虽然帮我们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但也剥夺了我们购物过程中的大量体验。这是它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有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现在往往只需要动动手指点个外卖,就可以吃上一碗米饭,却忽略了从播种、耕耘到收割、烹饪的整个过程 —— 那些原本可以赋予我们意义的体验已经被遗忘。 


购物亦然。我们不再需要四处搜索商品、向朋友请教、比价、决策、甚至投诉售后。虽然这听起来省心省力,但我们也失去了情绪上的投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失去了购物中原本的乐趣。



03

节省“交易成本”的代价


那这种变化对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我们失去了宝贵的体验,这实际上会削弱我们的人性:包括感官体验的退化、自主性的下降,以及消费所承载意义的丧失。


图片


事实上,有时候,为了达成消费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最终可能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类似的,我们在高考或申请大学过程中曾经克服的一系列困难,都可能成为人生的宝贵经历。如果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那反而可能是个问题。 


再比如,排队一个小时就为了吃上一家热门餐厅,其实也是外出用餐过程中的一种值得回忆的体验。但这些体验都可能随着 AI 而消失。遗忘每一粒米饭背后的辛劳,正如放弃购物中付出与乐趣。这也是一种人性的流失。 


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的流失并不只是消费者的损失,它还会带来深远的商业影响。


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在消费者旅程的各个环节与用户产生情感连接。而当 AI 帮助消费者跳过这些环节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将随之削弱。比如火锅品牌 “海底捞”,其差异化竞争力来自服务个性化与等待中的娱乐体验。但如果 AI 智能体告诉你:“我已为你订好位置,30 分钟后过去即可”,那么你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就只剩下 “吃饭” 本身,那些独特的服务体验就被剥夺了。这将意味着品牌忠诚度下降,客户关系弱化,产品差异化受限,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图片


从社会层面看,还可能带来一些“负外部性”。比如,企业为了服务AI智能体而优化系统界面,却忽略了人类用户的体验。像沃尔玛若为 AI 智能体重构购物流程,那些不使用 AI 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可能会因此遭受不便。


图片



04

如何应对?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果这些原本有意义的体验被抹去,我们将要如何填补这份空缺?又如何重建人性?


最近有本书提到这个问题,书名叫《深度乌托邦:在被解决的世界中寻找意义》(Deep Utopia: Life and Meaning in a Solved World)。所谓 “被解决的世界”,就是 AI 帮我们解决了一切问题。如果那样,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在两个方向上做出一些补救: 


第一种方式,是在购物过程中引入更多娱乐型的触点。比如,宜家的瑞典肉丸,很多人愿意排队几十分钟,只为了这口体验。另外,上海的一些商场开始引入 ACG(动漫、漫画、游戏)主题。可口可乐的 “分享可乐 “活动,在瓶子上印上各种有趣的标签,引发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又比如,现在很火的 Labubu 是泡泡玛特推出的一款 IP 产品,杭州的一些商场已经在空间布置中引入了 Labubu 的主题元素。通过这些娱乐元素,我们可以在 AI 主导的时代中,重新唤回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 


第二种方式,是注入教育性与知识性的体验。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五常大米从种植到上市的全过程。香港的海洋公园设立了熊猫博物馆。很多农产区也在开展参观和采摘活动。Lululemon 则通过 “世界心理健康日” 组织全球性的社区活动。还有网红咖啡品牌 Great Coffee,通过讲述咖啡制作的故事来宣传品牌。Gucci 通过举办珠宝展来展现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这些都属于教育性体验,能让消费者在购买之外获得更多知识与情感连接。



05

AI 时代的人类未来


展望未来,人类在 AI 的陪伴下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会从猎人变成制造者,最终沦为 “进食者 “(eater)吗?甚至是人人独自用餐,唯有 AI 智能体陪伴左右吗?这将是一个不再有人性的 “坏未来”。 


但我们也可能有充满希望的 “好未来”。那将是一个充满创造力与真实体验的世界。对于企业来说,这也将意味着一次重新定义品牌与重建客户关系的机会。


图片


然而,时间紧迫。到 2028 年或 2030 年,AI 智能体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未来将可能由 AI 替我们做决定。为了人类,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这就是我今天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分享的观点。谢谢大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