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研究员经费被砍后只能去开网约车,这代青年学者将被特朗普政府彻底断送

   2025-08-05 kongyu980
核心提示:在科研环境崩塌的当下,个人决策的集体效应几乎无法估量。图片来源:Pexels来源 | “环球科学科研圈”微信公众号(ID:keyanquan

图片

在科研环境崩塌的当下,个人决策的集体效应几乎无法估量。
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来源 | “环球科学科研圈”微信公众号(ID:keyanquan)

撰文 | 菡萏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一个分子遗传学课题组中担任助理研究员的华人学者小 Y,正面临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突然的一次“转行”。由于项目经费被突然冻结,小 Y 被 PI 告知工作合同无法续签。突然失业的他立刻着手寻找下家,搜遍全网却只发现了 1 个自己能申请的科研职位。在找到新的研究工作之前,他准备靠开网约车(Uber)来维持生计。


对于小 Y 的“老板”——马里兰大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系教授安妮·西蒙(Anne Simon)来说,这也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决定。小 Y 已经在她的实验室工作了 5 年,去年还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植物病毒感染宿主机制的论文,是她的得力助手。按照西蒙原本的计划,她现在应该跟小 Y 续签 2 年的合同,然后和他一起推进一项针对柑橘黄龙病的田间试验,但这一切都被特朗普毁掉了。


在上任后的几个月里,特朗普政府已经冻结了数十亿美元的研究拨款,支持西蒙研究和小 Y 薪水的黄龙病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去年刚获得美国农业部的资助)。西蒙说,在她 38 年的学术生涯里,从来没有像这样,如此突然地砸掉自己实验室成员的饭碗



自下而上的打击


类似的场景正在全美各地上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5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如果美国国会批准白宫提出的经费削减方案,NSF 支持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数可能骤降 78%——从目前的 9.57 万人缩减至 2.14 万人。《自然》新闻Nature News)此前报道显示,2025 年 NSF 仅批准了 1000 份研究生奖学金,数量仅为以往年度的一半,创 15 年来新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干脆取消了一批面向科研新手的资助计划。一位接受《科学》新闻Science News)采访的美国布朗大学博士生则表示,对于年轻科研人员而言,现在面临的压力大到几乎必须离开美国或放弃科研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始缩减招生、冻结招聘;教授们则一边紧盯预算一边为自己“花了半辈子打下的江山”忧心忡忡。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今年 4 月开展的一项调查称,在开设物理及天文学研究生项目的院系中,有 40 多位系主任(占反馈总数的 37%)预计 2025 年秋季入学人数将低于去年,一些学校由于不友好的签证政策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博士新生。与此同时,一位跟踪研究学术界教职市场长达 9 年的知名博主认为,由于来自政府和财务层面的双重高压,未来一年美国高校能够提供的教职岗位数量将缩减至少 20%。另有观察人士指出,如果高校中搞研究为主的教授都开始缩减实验室规模、承担更多教学任务,那么专职教学人员的生存空间也会随之减少。


刚刚入职的初级教职人员头顶“非升即走”的压力,而当前美国主要资助机构的混乱局面令他们无法预测自己的下一笔资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一位今年 1 月入职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表示,这种焦虑感严重限制了他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类型研究的勇气;还有人担心未来面临终身教职或晋职考核时,自己因为缺乏经费而无法积累过硬的研究成果,最终导致失去工作。


就连一些已经上岸的终身教授也在担忧自己的职位安全。今年 5 月,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Duke’s School of Medicine)的基础科学研究者们被告知,若三年内未能获得足够外部资助,他们的薪资可能被下调。一位匿名接受《科学》记者采访的教授表示:"这是一种绕过终身教职制度的巧妙方法,可以迫使终身教授主动辞职。"



出走的“科研难民”


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下,部分美国学生和科研人员正考虑转投他处。多位产业界人士透露,近期向企业求职的学者数量显著增加,美国再生元公司(Regeneron)称该公司拥有博士学位的求职者已经增加了 20%。然而,即便美国已经拥有了发达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行业,也没有人能保证业界可以吸纳市场上所有的博士。要知道,目前还有大量被联邦机构裁撤的科学家也在寻找工作。


另一个选择,就是离开美国。加拿大一些高校推出了专项计划,为 20 名博士项目录取资格被取消或正在重新考虑留美意向的博士生提供机会。在欧洲,新设立的"欧洲科学之选计划"(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 program预计在 2027 年前投入 5 亿欧元,吸引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研究人才。法国的艾克斯-马赛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ix-Marseille)面向美国科学家推出“科学庇护所”计划后,已在 6 月底迎来了首批 8 名“科学难民”的入驻。未来数月,还将有 20 名科研人员陆续离开美国,迁入这所法国高校。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的高校抓住机会,大力招揽离开美国的国际学生。由于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冲突未完,对中国留学生态度摇摆不定,香港高校成为了留学的避险选择。根据财新网报道,截至 6 月 26 日,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八大公立高校共收到约 300 起“与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变相关”的转学申请,一共向 36 人发出了录取通知书。哈佛国际生风波发生以来,香港八所高校共收到约 850 起转校查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向来自美国高校的学子发出 16 份、15 份和 3 份录取通知书,岭南大学也录取了两名人文类本科课程的美国转校生。



能否挽回?


一个好消息是,美国国会很可能会无视特朗普对一些科学机构大砍特砍的想法。《自然》新闻的最新报道显示,在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的一份新提案中, NSF预算仅被下调 0.67%,远低于特朗普要求的 57% 降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诸多太空与地球科学项目也将得以延续而非终止。这一提案如果想要正式立法,必须获得参议院全体批准、众议院通过,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它独立于为 NIH 等科学机构拨款的立法,也与上周生效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无关。


实际上,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就出现过类似的转折——尽管总统提议削减预算,但国会最终维持住了科研经费的水平。不过,今年很多政策观察人士担心,即使国会最终通过了支持科研机构的预算,特朗普政府也可能直接置之不理。今年 1 月以来,白宫已经解雇了数千名包含科研人员的联邦雇员以缩减政府开支,研究资助被大规模冻结或终止,大量学者正在逃离美国,对高校和科学界的伤害已经造成。


图片

蓝线为特朗普提议的预算数额,黄线为美国国会最终批准的预算数额 来源:《自然》新闻/NSF/NASA


对此,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政府关系事务主管乔安妮·帕德隆·卡尼(Joanne Padrón Carney)表示: “你不知道我们当下失去的是什么,是某位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是下一个能启发高中生的良师?” 在科研环境崩塌的当下,个人决策的集体效应几乎无法估量。这个国家,正在催生属于学术界的“失落一代”。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t-s-nightmare-u-s-funding-cuts-threaten-academic-science-jobs-all-level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098-9

https://www.aip.org/statistics/impacts-of-restrictions-on-federal-grant-funding-in-physics-and-astronomy-graduate-programs

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a-lost-generation-of-researchers

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50627-science-refugees-french-university-welcomes-first-us-researche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171-z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球科学科研圈”(ID:keyanquan)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