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企业参与建设创新平台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创新生态、如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围绕这些主题,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充分研讨,以求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上面的情景,出现在武汉市黄陂区“转型爬坡干部强基提能行动”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式实训班的夜间分组讨论环节。
7月29日,黄陂区“转型爬坡干部强基提能行动”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式实训班在黄陂区委党校顺利结课。为期5天的实训班,让来自街乡及区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年轻干部和民营企业代表共计120余人,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一次“科创充电”。
黄陂区举办“转型爬坡干部强基提能行动”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式实训班。图/通讯员提供
一名参加实训的学员告诉记者,实训班课程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有充分的现场调研环节,也有深入的分组讨论环节。实训班围绕最新政治理论、创新主体培育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区域产业升级等方面,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全方位地提升了学员的政策水平、科创素养和服务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战略规划,深入践行市委“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和区委“接续推进‘九大行动’,奋力转型爬坡”决策部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本届实训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教授以及武汉国民企业与市场经济研究院、攀升科技等行业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辅导。实训期间,学员们还深入中车长客、武汉永旺智慧农场、武汉软件新城等标杆现场,沉浸式调研企业研发中心运营、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智慧农业以及园区孵化建设等内容。
学员们到中车长客生产基地调研学习。图/通讯员提供
课程干货满满,学员们收获多多。这场“科创充电”,也为助推黄陂区科创服务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注入了强劲动能。
近年来,作为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黄陂区在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途上,当仁不让、奋勇争先。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调研式实训班为干部强基提能,类似的“充电”活动和举措,已经成为黄陂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常态。这种常态的充电赋能,为黄陂科创活力的迸发、科创能量的聚集、科创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黄陂区创新动能加速涌现、科创水平稳步提升。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赋能产业升级,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通过全面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构建“走访-研判-解决-反馈”闭环服务体系,共走访企业758户,解决问题136个,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融资等发展难题。
创新主体的不断壮大,是黄陂科创生态持续优化结出的硕果。上半年,黄陂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入库2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高企注册数144家,提交数30家,新增省级“数据技术企业”3家、省级“数据应用企业”2家。其中,路和路达为新城区唯一入选市级首批研发型企业、全度环保入选2025年度骨干高企瞪羚计划。
科创平台打造也进入加速阶段,载体平台实现能级跃升。今年上半年,黄陂区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家(新增数量居全市第3,新城区第1)。攀升与华师大共建的“鸿星未来技术实验室”正式揭牌,轨道交通、AIPC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加快组建。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突破、成效显著。上半年,黄陂举办“武创荟”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场,15个项目成功签约,5个前沿科技成果开展项目路演,2个应用场景发布,技术合同成交额逾30亿元。星闪实验室加速提档升级,星闪鼠标等新一代电子产品已实现量产,推出DeepSeek AIPC主机,同步启动开源鸿蒙PC项目。
创新生态日益优化,科创水平持续提升,离不开科创服务能力的强力支撑。为干部强基提能,就是为科创蓄势赋能。黄陂区经信和科创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黄陂区将加快组建中车牵头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攀升牵头的AIPC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推动鸿星未来技术研究院落地并申报武汉市新型研发机构。并将大力承接科技成果在地转化,重点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和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全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陈瑶 魏来 叶茂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