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市场陷入集体焦虑,远景用一个“公式”作答

   2025-07-22 kongyu710
核心提示:“不确定性”已成为当前国内工商业储能的一个典型标签。从年初湖北省率先调整市场化用户电价机制,到“136号文”宣告新能源全面

“不确定性”已成为当前国内工商业储能的一个典型标签。

图片

从年初湖北省率先调整市场化用户电价机制,到“136号文”宣告新能源全面入市,再到“394号文”等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工商储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洗牌——峰谷电价差缩窄、收益模式重构、投资回报率下滑……让这个曾经“躺着赚钱”的行业陷入集体焦虑。

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稳盈”的方法?这成为了行业玩家最关切的问题。

6月10日,远景在上海发布了工商储“远景公式”,将电站收益解构为能量价值、转化效率、电芯寿命、可利用率、置信度、金融方案、安全系数等多个维度的运算,用一套全新的价值体系重新定义了工商储的盈利逻辑。

“光拼硬件不行,还要‘服软’。”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零碳综合能源产品线总裁孙捷在会上表示,“硬件是基础,软件和服务才是未来市场化竞争的关键。远景将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出‘产品确定、模式确定、收益确定’三大能力。”

图片

政策重构,行业洗牌

在这场工商储远景公式发布暨生态合作大会上,众多行业专家深度参与研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直言:当下行业发展“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首先体现在电价机制的变化上。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出台了电价调整机制,几乎覆盖了所有能够开展工商储业务的省份。这些调整的背后,是一个明确的时间表——2025年,国内要初步形成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

以湖北省为例,明确市场化用户不再执行行政分时电价,而是采用24小时24个不同电价,价差仅在三分钱以内。这一变化让工商储原本依赖峰谷套利的商业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储能领跑者联盟秘书长段明星指出,湖北的变化实际上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当参与进去后你会发现,原来分时的时段和价差会调整。你能接受这点后又会发现,原来这不仅仅是调整的问题,它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

“不确定性”其次体现在电力系统结构的调整上。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风光新能源的发电量占比已经接近19%,今年一季度更是超过了22%。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国家规划,也超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接纳程度。

能见能源研究院院长曹开虎用对比说明了这种变化的紧迫性:以山东电力市场为例,在较低的光伏渗透率情况下,负电价的频次远高于德国。“山东光伏渗透率大概10%,比德国低两个百分点,但全年负电价小时数达到787小时,是德国的1.5倍。这说明我们的灵活性资源严重不足,新型储能建设非常紧迫。”

在这种背景下,工商储的定位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峰谷套利工具,而是要成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资源。这种转变既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新机遇。

远景公式,业内首创

在“不确定性”倒逼下,工商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市场变革,企业正从单纯的硬件竞争转向软硬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比拼。在此背景下,远景创造性地提出了“远景公式”。

什么是远景公式?简单来说,这是行业首个系统化评价标准,是一款站在用户视角思考“投资回报最大化”的储能产品,既包括硬件能力,也包括软件能力,还包括服务能力。

远景零碳综合能源产品总工程师胡洋在发布会上介绍,“远景公式”即:电站收益=【能量价值×转化效率×SOH电芯寿命×可利用率×置信度×(1-利息)+Bonus】×安全系数

图片

在能量价值维度,远景提出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概念。

内循环是指在用户园区内通过软件能力实现需量优化、能量时移,即使在峰谷价差缩小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外循环则是通过虚拟电厂的软件能力,进行负荷预测、发电功率预测以及电价预测,通过软件的交易能力帮助储能电站达到最优交易策略。

在转换效率维度,远景强调的不是“最大效率”,而是“全年综合效率”。

胡洋指出,市面上很多产品都宣称90%以上的效率,但仔细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强调“最大”。“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最大转化效率,而是在全年、全天候情况下的平均数据。”胡洋表示。

电芯寿命是远景公式中的第三个核心要素。当其他企业普遍宣称12000次甚至15000次循环寿命时,远景选择了更加务实的态度。远景随机抽取了实际投运场站的数据,发现所有真实的衰减率都包括在其对外承诺中,甚至在500次以上循环的场站中也会好于承诺1.3%。

可利用率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影响巨大的指标。远景通过全国布局的运维团队和备件响应体系,将故障响应时间从行业普遍的一周缩短到两天,从而将可利用率从行业平均的97%提升到99.8%。“不要小看短短的5天,一年总共才300多天,这5天能够帮你增加2%到3%的收入。”胡洋表示。

置信度是远景公式中最具现实意义的要素,因为只有活着的厂商,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只有可靠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信任。

对于市场上不同的金融方案,远景认为,无论是哪种方案、有什么猫腻,“说啥都是假的,还款总额低,才是真的低。”

最后,在“Bonus”部分的价值,胡洋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云端分析和优化策略,帮助一个场站的液冷机运行时间减少25%,综合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总收益提高了5个百分点。“我没有做任何的付出,不需要人到现场,远景的‘老专家’做了问诊、持续优化的服务,就实现了这一切。”

软硬一体,系统发力

在传统的峰谷套利模式受到冲击下,远景公式的提出,构建了多元化的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了从单一收益模式向综合收益模式的转变。

在大会上,远景总结了工商储的六大收益模式:峰谷套利、需量管理、能量时移、需求侧响应、电力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其中前三个可以在用户侧自主实现,后三个需要通过电力市场参与。这些多元化的收益模式,为储能项目提供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盈利模式的增加,对工商储能电站的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孙捷用光伏和储能做了对比:光伏是消耗品,选型选好、安装装好,每天都在发电,衰减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储能则是能量的搬运工,运营得好,就搬运得好,效率就高,收益就好。

图片

为了打造强大的运营能力,远景重点从内循环圈和外循环圈两方面入手。远景零碳综合能源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张旸则表示,内循环的价值创造主要依靠技术优化,通过软件的能力,把需量优化、能量时移,在即使峰谷价差缩小的情况下,实现园区内用电的收益最大化;外循环则更多依赖于跟电力市场的参与和交易的能力,通过交易策略优化为综能资产带来更大部分的收益。

远景还通过虚拟电厂的软件能力,做负荷预测、发电功率的预测,以及通过电价的预测,三个方面叠加之后,再通过软件的交易能力,帮助综合能源场站达到最优的交易策略。“这也是我们今年发布AI交易智能体的初衷,我们通过软件的交易能力,把收益的确定性最大化。”张旸表示。

图片

在上述种种的软件能力之外,远景同样也很看重硬件基础。因为无论是综合能量效率还是从电芯的衰减控制和循环寿命、运维的及时性,都必须要把硬件做扎实。远景从电芯、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全部做到自研自制,是行业内少有的具有全栈技术能力的储能厂商,一次次刷新了最大储能系统容量和能量密度纪录。

这种软硬结合的策略,正是远景对于“确定性”的全面发力。“把不确定中的确定做扎实,软硬件每个点都优化2%、3%,整个公式就可以把外部带来的不确定性消减掉。”胡洋强调。

远景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单独的硬件/软件产品,更要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长期、专业运营服务的合作伙伴。远景希望以系统级的解决方案,为工商储客户带来确定性增值,成为工商业储能迷雾中的“领航者”。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