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市改革动态丨绍兴诸暨:全面打造“枫桥式”护企优商新模式 全力营造安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日期:2025-09-24    作者:66qbq 移动:http://www.cxdr.cn/mobile/quote/107.html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诸暨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使命担当,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成果,进一步打造“零距离警企协同、多维度精准服务、全方位制度护航”的护企优商新模式,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截至目前,本地涉企警情同比下降15%,近五年涉企案件年均下降12%,为企业追赃挽损2.7亿元。2022年12月15日,全省公安机关践行“枫桥经验”助推营商环境现场会在诸暨召开,副省长、公安厅长王成国出席会议并对该市相关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3%2F0322%2Fcd6f561dp00rrwgvf007uc000u000fic.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一、零距离警企协同,实现企忧我解。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多、外地客商多、在外诸商多、针对性保护弱等“三多一弱”问题,在资源整合、阵地前移、警力下沉、快响快处上破壁图新,打造警企协同新模式,确保服务各类经营主体“一个都不少”。一是建强县域警企联动阵地。吸纳全市23个基层商会、57个行业协会资源,整合市场监管、工商联、检察院等7部门力量,打造“1个市级护企优商服务中心+18个派出所服务分台+35个重点企业(市场)警企联络室”三级联动格局,制定快查快处、联动保护、案件回访等8项工作机制,实现咨询受理、宣防预警、服务化解等多项功能,有效解决各类企业经济纠纷,护航本地经济健康发展。已累计接待企业、群众5千余人,开展主题宣防教育30余次,指导企业完善规章制度110份,消除侵害企业利益隐患210个。二是夯实外地客商平安根基。针对外地来诸客商,依托徽、赣、温等区域性商会,联合工商联和属地镇街力量,建立“新诸商”警务联络室3个,明确案件受理、纠纷化解、户籍办理等职能,实行“定期联席研究、常态入企恳谈、值守奖惩通报”三大机制,重点解决外地客商在子女教育、证照办理、出行安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在诸客商安身、安家、安业、安心。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80余次,化解纠纷27起,解决问题9个。三是延伸在外诸商保护链条。针对在外诸商,会同工商联、属地公安机关在云南省昆明市、青海省海东市、甘肃省兰州市建立3处警务联络室,开设“绿色报案通道”,为在外诸商开展报案咨询、人员政审、出入境办理等远程执法服务,有效汇聚诸暨警力、省外诸暨商会和警务协作单位力量,实现接警前移、服务前置、及时挽损。已累计走访在外诸商139家,开展推送防范资讯、指导企业“三防”工作等法律服务237次,挽回经济损失7938万元。该模式已在绍兴一级复制推广,目前在全国14个省、市建立23处“浙商”商会警务联络室。

二、多维度精准服务,实现企呼我为。聚焦产业链风险感知难、知识产权侵犯整治难、涉企警务线上受理难等问题,开发“云帮办”“警企云”等数字化应用,成立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全力营造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的营商环境。一是建强产业风险预警链。自主研发“警企云”集成应用,依托产业链预警功能,为袜业、珍珠、精密铜制造等5个主导产业,共54763家企业开通上下游风险预警快速查询通道,从开发经营、耗能、信用等多个维度监测产业链风险;依托“猎空”经济犯罪研判功能,智能研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线索,构建针对空壳公司的“发现、落地、研判、打击”风险处置闭环;依托“枫桥护企在线”平台功能,分类精准推送行业供需、政策变化等信息,向企业主动推送产业链风险点。已累计提示风险信息307条、风险企业2632家,精准处置空壳企业3家,挽回税款损失530余万元,在线推送政策文件76份,服务企业事项58个。二是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针对袜业设计原创著作权剽窃,珍珠产业微小企业商标权侵害等问题,建立袜业、珍珠市场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门开展常态化商业秘密保护培训,创设驰名商标侵权快侦快查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事前教育预防、事中风险管控、事后违规惩戒”力度。已累计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3起,侵权案件同比下降13%,成功创建“帕瓦科技”公司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三是提高惠企服务便捷度。依托“云帮办”平台,运用远程音视频、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等技术,畅通企业、人才线上服务“绿色通道”,增设新生儿户口申报、居民身份证补换领、人才引进落户等公安服务事项,打造“云上受理、云端审批、寄递送达、在线归档”全流程线上办理模式,进一步为来诸发展企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已累计提供服务4800余次,办理时限平均减少65%。

三、全方位制度护航,实现企利我惠。高标准制定保护战略规划,出台《诸暨公安护航诸暨经济十八项措施》等多项制度性惠企文件,通过变革流程、简化环节、闭环管理,构建护企优商规范体系,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联动联调联处机制。立足公安职责任务,会同工商联、商会畅通警企协作渠道,建立“项目警官+联席会议+矛盾排查”机制,及时掌握在外诸商、本地诸商、新诸商企业等各类矛盾纠纷,提前介入、主动跟进,严格落实受理-流转-跟踪-催办-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涉企矛盾化解到位、困难帮扶到位。同时,加强与企业在案件办理、风险防控、防范宣传、执法监督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重要信息及时交流、重点案件联动处置。二是建立包容审慎执法机制。严格落实“少捕慎捕慎押”政策,出台《诸暨市公安局关于全面开展柔性执法的实施意见》,制定审慎处理涉企违法犯罪案件等7大类22项柔性执法目录清单,对企业主、企业财产等依法慎重使用羁押、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做到不超范围、不超数额、不超时限。推行首违不罚机制,动态调整首违不罚目录清单,在交通管理领域对轻微交通违法、可即时纠正等行为,实行首次警告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温度。三是建立枫桥式服务评价体系。出台《“枫桥式”政务服务指数评价体系建设运行方案》,围绕窗口规范度、群众满意率、服务普惠性、办件时效性等公安政务服务评价内容,从“便民”“数智”等维度对涉企服务进行全要素、可视化评价,构建以系统提取为主、人工考量为辅的三级评价体系,有效填补公安政务服务效能评价标准空白,目前日均数据监测处理量达2万余条。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3%2F0322%2F37518ceap00rrwgvx00a2c000u000gxc.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alt="" />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