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蔡澜人设崩塌?生前合照紧搂女记者腰,项立刚怒怼,更多黑料曝光

   2025-07-12 kongyu710
核心提示:文|小泡芙编辑|云上乌托邦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纯原创写作,文中已标明参考文献和截图,请注意查阅。就在几天

文|小泡芙

编辑|云上乌托邦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纯原创写作,文中已标明参考文献和截图,请注意查阅。

就在几天前,蔡澜的去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没想到的是,这位长期被誉为“文化人”的他,在去世后竟然引发了“人设崩塌”的风波。

事情起因于一位记者的曝光,她发布了一张2011年的合照——蔡澜在合影时突然搂住她的腰,令她吓了一跳。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许多网友对此产生了热议,甚至著名观察家项立刚也公开批评,掀起了更大的争议。

2025年6月27日,蔡澜去世的消息一传开,一位女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张合影,照片中,70岁的蔡澜在一次专访后忽然紧紧搂住她的腰,令她一时不知所措。当时,记者以“蔡澜真的是个率性的人”的调侃方式缓解了这份尴尬,并认为这只是这位“长者”特有的风格。

但万万没想到,这张旧照在悼念氛围中被广泛转发后,竟然意外成为了舆论的中心。

项立刚看到照片后,直接转发并愤怒批评:“这就是性骚扰,名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他还将矛头指向了这位晒照的女记者,认为她把自己曾被蔡澜搂过、摸过当成“资本”炫耀,质疑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是文化,实则就是性骚扰。

这一言论迅速引起了网络上的强烈反响,支持者认为他揭露了名人的不当行为,打破了“死者为大”的传统禁忌;而反对者则认为他是在“蹭热度”,用2025年的性别观念去审判2011年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争议的发酵,女记者的回应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她表示:“二十年前我还年轻,那个时候我觉得这只是个长者的‘率性’举动,但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越界。”

这一微妙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性别观念的代际差异——当年的“率性”如今可能被视为“越界”。

此外,医学博主李清晨坚持认为,如果这已经让女方感到不适,那就是性骚扰。

而这一场争论的焦点,除了蔡澜个人的行为边界,更触及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议题:我们是否应当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审视过去的行为?

“风流才子”与现代性别意识的冲突,正是这张旧照成为了检验时代价值观变迁的试金石。

不过,用现代的标准去审判过去的行为,如同用2025年的法律去判1980年的案件,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蔡澜生前的种种“风流事迹”也被扒了出来!

项立刚的炮火不仅仅停留在照片上,他更是翻出了蔡澜监制的《聊斋艳谭》《灯草和尚》等三级片,指责他“逼迫17岁的陈宝莲拍露骨镜头”。虽然陈宝莲的悲剧更多是源于家庭和感情问题,但蔡澜作为“风月片教父”的形象仍然被道德审判。

更为劲爆的是,蔡澜自曝“61段情史”,从日本艺伎到印度美人,情场战绩堪比全球女友图鉴。妻子方琼文也作出了回应,表示他们有“开放式婚姻”,只要心在一起就行,这让现代网友直呼“三观炸裂”。

他不仅仅是个才子,简直是“财色双收”的活体说明书,“财”是钞票,“色”是争议。

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的成就也一直存在争议。金庸写武侠,黄霑谱金曲,倪匡创科幻,而蔡澜的代表作是什么?

美食随笔、探店节目、餐饮品牌……项立刚曾讽刺他为“美食家人设堪比网红博主”,但市场数据显示,他的“蔡澜点心”已经开设了78家门店,会员消费超过5亿。晚年,他卖掉房产住酒店,雇佣了8人团队服务,把“任性”活成了IP。粉丝追捧“财务自由”,而黑粉则痛骂“特权炫富”。

蔡澜的才子之名或许虚高,但他的商业嗅觉却是一流,毕竟能把“吃喝玩乐”做成产业链的人,真不多见。

随着“合照风波”和过往黑幕的曝光,网友们开始了深思。

女记者当年的“包容”与如今的微妙回应,折射出性别观念的代际差异。有网友认为“二十年前搂腰不算什么事儿”,而医学博主李清晨则坚持“令女性不适就是越界”。

更为讽刺的是,蔡澜曾带李嘉欣、李绮红录节目时提议泡温泉,这种“随性”行为在当年被视为风流,而在今天看来,完全可以视为职场性骚扰。

同样的动作,普通人做了叫“猥琐”,而名人才子做了叫“风流”,这显然是“滤镜”比美颜相机还强大。

更离谱的是,蔡澜去世仅14分钟,品牌账号就发布了3226字的“遗书”,全文强调“门店照常营业”,文末的电子签名被嘲笑“比AI还敷衍”。

他的助理杨翱在面对遗产问题时回应得更加硬核,直接一句“关你屁事”便想堵住外界的嘴巴。

而遗产分配也显示,两家餐饮品牌的70%股权归“谊子”王力加夫妇,3200万的豪宅则留给侄辈,印证了蔡澜“传业不传亲”的冷酷逻辑。

生前潇洒,身后依旧潇洒,连告别信都能写成商业通告,这种操作堪称“资本家魂觉醒”。

这一切的风波,根本上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传统派坚守“死者为大”,而现代派则要求“全面审判”。

蔡澜自己曾经说过,“要走的人始终要走,可以想念,但不要过分。”他的矛盾性,正是香港黄金时代的缩影,既有剥削女性的黑历史,又有开创美食文化的贡献;既风流成性,又与妻子携手走过数十年。

骂他“老流氓”,或捧他“真名士”,都显得过于简单,毕竟人性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像一锅熬了83年的老火汤,有些人喝出鲜甜,有些人则咂摸出腥膻。

蔡澜的争议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反而因为这张旧照被无限放大,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苦短,先吃甜品。至于这甜品是甜还是馊,就留给后人自行品味吧。

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公众人物的行为举止和社交活动确实需要极为谨慎,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上!

无论真相如何,蔡澜的一生都可以说是“传奇”的,名利双收,至少他不会否认自己做过的一切。

大家又是怎么看待蔡澜这场风波的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